• 首页
  • 快3技巧视频教程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辽沈之败Ⅱ(29):当局者迷,局外人清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7:05    点击次数:107

    笔者曾经总结过,人世间的“三清三迷”问题,那就是:当局者迷,局外人清;事中迷,事后清;自以为清者,迷,自以为迷者,清。个中滋味,自己去理解吧,我们今天不去讨论这个问题,但却要讲述一个和我们的故事主题及“三清三迷”分不开的人物,此时的局外人杜聿明,提前出场了。

    有人或谓,不到时候呢,杜聿明是于1948年10月15日才被蒋介石抓了公差,到北平、沈阳参与辽沈战役指挥的,对,那是个确切的时间。但不能说,此时的杜聿明就没有参与有关辽沈战役的决策,或者就是他这个局外人的“清”,才让老头子最终选择他来收拾残局的。

    杜聿明此时到北平来,是向蒋介石当面汇报他的“佯攻济宁、实攻济南”的绝密战役计划的(参阅本人所著《徐蚌之败》),然而,他却来晚了一天,蒋介石已经伙同他的亲信们于10月2日的时候,飞沈阳督战去了。不过,杜聿明还是很快便见到了华北“剿总”总司令傅作义,二人进行了长谈。

    傅作义在向杜聿明介绍完蒋介石在北平开会时的详实细节之后,又说:“总统在北平将应调兵力确定之后,即交付我组织实施。昨天下午,他们便飞赴沈阳召开军事会议了,据传回来的消息,总统是发了火的,他对东北党政军要员们说,大家要同心同德,配合军事完成‘戡乱’大业;还要求各将领要有杀身成仁的精神,努力作战。看来,总统是真的急了,比在北平时的情绪,还要激动些。”

    而杜聿明得到的消息,并不比傅作义得到的积极,他的小弟郑庭笈说得很详细(当然,是事后,我们这里采用点乌龙手法),他说,蒋介石二日到达沈阳后,午后四时即在“剿总”四楼主持军事会议,到会者除蒋介石的随员郭忏、周至柔、俞济时等人外,还有驻沈阳的军长以上人员。

    会议首先听取赵家骧的情况报告和廖耀湘等将领的表态发言外,建议将沈阳各军编为防守兵团和攻击兵团,以应对蒋介石提出的放弃沈阳,倾城出去,营救锦州的方案。当晚,卫立煌设宴,宴请蒋介石及其随员,和东北“剿总”师长以上将领和辽宁省厅长以上人员。餐后,辽宁省厅长以上人员离开,蒋介石对师长以上人员讲话。

    蒋介石的这个讲话,带着极大的情绪,表明了他内心深处对于卫立煌等将领阳奉阴违、拒绝执行救援锦州的深恶痛绝,他说:我这次来沈阳是救你们出去,你们过去要找共军主力找不到,现在东北共军主力已经集中在辽西走廊,这正是你们为党国立功的机会。我相信你们能够发挥过去作战的精神,和关内我军协同动作,是一定可以成功的。关于空军的协助,后勤的补给,周总司令、郭总司令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。万一你们这次不能打出去,那么,也只有来生再见了。

    二人说完当时之情况,傅作义长叹一声,问:“光亭,为何会形成如此之局面呢?”

    杜聿明想了好大一会,才说:“宜公,我想,形成目前之状况的原因有三,第一,我们没有确实掌握林同学的实力,仍然认为,林同学手下,不过十余个正规的纵队,每个纵队仅相当于我们的一个乙级军或者是加强师,不过两三万人,这样下来,最多也就是三十至四十万正规部队,大致和东北我军力量相当。另有为数不少、战斗力低下的地方武装或者游击队。这一判断,是错误的。因为人家的报纸上,早已宣传出来了,要整军七十万,扩军过百万的,这不是危言耸听的虚伪宣传,而是实实在在的扩军、整军。目前共军的实际动作,也证实了这一点,没有绝对优势的兵力,林同学是不可能贸然采取如此行动的。长春,留下至少十万人以上的部队以围死桂庭和他的第1兵团;而前几天打义县县城,他们便投入攻击、打援、牵制力量,至少二到三个纵队,直接攻击义县县城的,就在三万人以上,而围困锦州的部队,不会下二十万;同时,准备阻击我沈阳主力的部队、准备阻击我东进兵团的部队,至少也在三个纵队以上,再加上他们所说的独立师,没有百万,恐怕也差不多啊。”

    傅作义频频点头,承认了杜聿明所说,杜聿明的手,轻轻动了一下,又接着说:“第二,我们没有确实判断出林同学会出兵锦州,最低,东北‘剿总’和卫长官、廖耀湘他们,是没有判断出来的,他们仍然固执地认为,林同学肯定会先打长春,再打沈阳,后打锦州的。因此,他们的作战计划,也是按照这种假设而制定的。当然,在他们心中,早已把长春当成弃子了。至于第三嘛,当是我们全都在犹豫不决,全都在犹豫不决。”

    杜聿明说着,说着,竟然有些迟疑起来,傅作义默默地点了一下头,算是他认可了杜聿明的说法。 #俗人读史#



    上一篇:00后“印”出非遗新模样(新国潮)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